栏目导航Column Navigation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行业新闻  

移动监控在安防行业的应用

投稿人:admin
发布时间:2016/9/23
浏览:1194次
 

  移动视频监控是移动视频图像在前端采集方式为动态形式;后端为传统安防行业紧密结合的专业级监控产品,可移动方式进行接收如:通过手机或电脑能实现监看远程实时动态画面的功能,为企业与家庭提供了更简单、更便利、更及时的监控解决方案。

  而近年来,世界电信技术获得了快速发展,公共移动通信持续增长,在移动通信网络向4G甚至5G演进的同时, WiFi、WiMAX、WBMA等新的宽带无线接入技术和短距离无线技术相继涌现,并不断走向成熟,无线通信产业发展呈现多样化、优势互补的新格局。随着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网络的逐步演进,4G与各种宽带无线接入技术和短距离无线技术呈现融合发展的态势,这为移动视频监控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加之这几年来反恐需求不断增长,无线视频监控业务有了较大的发展。

  移动监控的传输形式

  无线视频监控系统目前可分为两大类:基于无线局域网(WiFi)和基于移动通信网络。此外对音视频质量要求不高的应用中也可以采用低端的无线数据传输网络。基于4G的产品的优点是移动性很好、功耗相对较低,但缺点是对移动网络依存性很大,而且会产生一定的通信费用。而基于Wi-Fi的产品可以为用户提供更高的带宽和品质更高的视频图像。

  移动监控的使用形式

  视频监控系统被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传统的模拟信号监控系统已经日趋完善,并且逐渐向数字视频监控系统方向过渡。逐渐兴起了一个新的研究方向——P2P网络摄像机。P2P网络摄像机可以使用户在任意地点,使用能够接入Internet的PC机进行远程监控。网络监控系统主要是由网络摄像机(或者摄像机和视频服务器)完成视频采集和网络传输任务。这种结构在数据处理,网络传输方面有一定的优势,但是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问题,例如,需要为网络摄像机分配静态的IP地址,硬件的投资大,系统很难更新等。P2P技术改变了传统的C/S模式,P2P网络提供了一种可扩展的和容错的机制,不需要维护巨大的路由表信息,就可以定位网络上的任何节点,这使得P2P在很多领域都获得了应用。

  在使用中P2P设备也体现出一些弊病:

  联网方式:一般P2P摄像机使用自带的SIM卡实现网络访问,或者通过局域网,通过统一宽带网络实现外网访问。但这样需要进行比较复杂的配置工作。

  持续费用:如果通过自带SIM卡访问外网,浏览视频,就需要持续的耗费移动流量,产生大量的通信费用。这样会导致使用少,甚至不使用,而无法起到监控的目的。

  散列排布:基本以P2P实现的摄像机一般都是分布较散,每台设备独自与移动端通信,无法形成一个区域监控中心的网络平台,不符合当前监控的主流需求。

  安防行业所定义的”云监控平台”是指充分借鉴IT行业发展过程中的云计算、云存储、数据中心、商业智能等技术理念,针对监控等多媒体业务的数据中心架构与技术进行优化设计与开发,通过安防大联网实践,促使整体架构具备健壮性、可扩展、可运行性、标准化的特点,实现视频数据愈来愈集中化并进一步实现数据的情报化和信息化,让管理和操作更加高效简单,最终实现TCO总成本的不断降低,推动了监控行业整体向IT云计算时代不断演进和发展。

  监控系统从一个封闭、专用、监看为主的安防子系统向客户IT信息系统的核心业务部分转换,借鉴IT系统分层架构,面向客户需求的云监控整体架构包括云终端、云平台和云业务的三层架构,其核心是以多媒体数据中心为主要组成部分的云平台。

  通过云平台实现的移动监控,可以更多体现移动监控的各种使用上的需求,及实现用户的便利操作:

  云转发:下层视频设备或视频平台直接与云中心平台互联,仅上传一份视频数据至云平台,通过云平台的转发实现多个终端同时浏览的能力,减少下级设备带宽压力。

  云存储:可通过云平台实现重要视频的二级存储,在底层设备或平台实现一级高清存储。

  底层平台:下级视频可通过视频平台实现联网后,统一上传至云平台;满足主流监控需求。

  虚拟监控中心:如果下级无中心机房,可通过云平台实现上墙、PC端控制等功能,达到虚拟监控中心部署方式。